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运动休闲正文

从“来宾模式”看农民体育健身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10-23 浏览次数:93
从“来宾模式”看农民体育健身

自从2008年广西来宾市开展“求知、求乐、求技”文化惠农工程以来,该市的农民体育健身工作迅猛发展,如今全部724个行政村都建起了篮球场、有了篮球队。小小篮球,让来宾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85%以上,成立还不到8年的地级市焕发出别样的“新风采”。国家体育总局赞其做法为“来宾模式”,而这种模式也为“十二五”期间继续实施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”提供了新思路。

  篮球引领乡风和谐

  来宾市农民对于篮球的热情超出很多人想象,但由于场地有限,农民打球的愿望总是难以满足。来宾市政府应时而为,以篮球为抓手,提出“三求”工程,具体做法是给每个行政村建一个灯光篮球场、在篮球场旁边再搭一个戏台,建一幢科技、医疗服务综合楼。全部的公共资源,文娱设施都整合在一起。同时,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和一支农民篮球队。

  有了篮球场,农民的生活起了大变化。由原来“早上听鸡叫,晚上听狗叫”,变为“白天看球,晚上看戏”。生活充实了,以往常见的纠纷、治安案件自然减少了。以篮球为纽带,村民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,邻里关系更加和谐,干群关系更加密切,农村稳定找到了“软化剂”,农村发展也找到了“推进器”。

  准确切入更新观念

 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刘国永认为“来宾模式”之所以效果显著,是因为当地政府能贴近百姓需求、突破传统观念。

  在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时,最重要的就是贴近百姓需求,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百姓积极性。刘国永说:“百姓的‘胃口’其实不大,来宾农民只是希望在农闲时能打打球,而建个篮球场在西部农村应该都可以实现。”“十一五”规划曾提出,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要实现村村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,“通俗讲其实就是建一块硬化的篮球场,旁边再配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,”刘国永说。来宾的实践既满足了百姓的需求,又完成规划要求,可谓双赢。

  作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城市,“来宾模式”固然可喜,但还应看到,从全国范围看,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在东西部地区差异仍然较大。这使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一种观念,认为要发展全民健身必须有充足资金条件,这导致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严重。其实不然,以来宾市为例,“三求”工程至今耗资达2.1亿元,但其中政府出资只占一部分,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各界的资助,而广大农民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,也会自发投工投劳,或者主动将自家用地贡献出来作为建设用地。刘永国表示,只要政府有效引导,相关部门主动开展,社会就会热情投入,百姓也会积极参与。

  农民健身任重道远

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刘国永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农民健身意识观点不强、公共服务设施在农村覆盖率不高以及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。

  农民往往因为与外界接触少而缺乏健身意识,这就需要各地通过制作宣传栏、悬挂标语以及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刊等手段进行宣传。在来宾市,每当有重大篮球赛,村里的老老少少便全部聚集而来,村里就会趁机在场边举办各种健身宣传活动,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  为了弥补设施的不足,刘国永建议在开展全民健身过程中,各部门要合理整合资源。来宾市在推进“三求”工程中就整合了废弃校舍、养老院等闲置设施,并且通过统一规划,将灯光篮球场、文艺舞台和综合楼集中建设,并尽量考虑与村委办公楼相邻,以最小的场地、最经济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能。

  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往往让想要进行健身的农民无从下手,这折射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、体育骨干队伍培养等没有完全跟进,这也成为阻碍农村全民健身发展的瓶颈。
 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